部落格/VD觀點

/
/
廣告投放必懂參數!搭配Lihi短網址一鍵完成流量區分追蹤|臉書廣告投放|內附完整參數

廣告投放必懂參數!搭配Lihi短網址一鍵完成流量區分追蹤|臉書廣告投放|內附完整參數

超實用廣告投放密技! 學會這招超越80%的廣告投手

如果你是廣告投放自學者也OK!

Lihi 短網址有自訂網域、A/B 分流測試、自訂參數及埋 UTM 等等的強大功能,絕對是超吸引人的行銷人必備的工具之一!本篇文章會針對搭配 FB 廣告動態網址參數的情況教學,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到 Lihi 這個工具,可以先看過我們之前的介紹文再回來閱讀本篇文章會更得心應手喔!

 

前情提要:Lihi 參數設定方法|有了自訂參數可以做的事

– 第一步就要做好 –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知道Lihi的動態參數該怎麼設定,Lihi短網址後面可以任需求增加參數,增加的參數都會被記錄在後台的數據分析中。(參數可以是中文或英文)

假設我們準備請 z.yi、ricky、mac、paul、jason 這五位網紅來推廣商品:

  1. 準備好商品的短網址:hola.cc/vE32
  2. 提供短網址給各別網紅

hola.cc/vE32/z.yi (給z.yi)

hola.cc/vE32/ricky (給ricky)

hola.cc/vE32/mac (給mac)

hola.cc/vE32/pa (給paul)

hola.cc/vE32/jason (給jason)

我們就可以藉由自訂參數來精準追蹤所有網紅的效益。

更多說明可以參考Lihi官方介紹

這個廣告投放技巧什麼情境適合使用?

需要利用已發布的原始貼文下廣告,需要區分來源為自然流量/廣告流量時

  1. 品牌主發在旗下粉絲專頁的某則目標貼文互動成效良好,想要利用該則貼文投放廣告
  2. 當品牌主想要利用合作網紅發布在粉絲專頁的貼文投放廣告

依據上述內容所述:

當以KOL的原始貼文作廣告投放時,時常會遇到KOL原始貼文的連結已經埋UTM的情況(為了追蹤 KOL 原始貼文自然流量)

假設原始貼文連結為:kk123.com?utm_source=kol&utm_medium=organic

短網址為:lihi3.m3/epRJ

別搞混了流量來源!這個參數助你分辨

在投放廣告後因為該廣告而點擊貼文的流量,需要將功勞正確歸因給廣告(ad)而非原始貼文連結UTM中埋的自然流量(organic),所以需要選擇回到FB廣告後台的「網址參數」功能中填上utm_source=kol&utm_medium=ad

Google Analytics只會記錄最後進來的UTM參數,來源媒介會變成kol/ad,就可以成功區分出KOL的「自然流量」和「廣告流量」了!

Lihi短網址與臉書廣告動態參數的技術實現

Lihi短網址的一大特性是「短網址後面的所有參數,可以被帶入長網址內」。無論原始短網址內埋了什麼UTM參數,當我們要用該網址下廣告時,搭配FB廣告後台廣告層級的網址參數功能就能正確將該網址最後的功勞歸因給我們下的廣告。

-實際舉例步驟拆解-

欲投放廣告的網址:

<原始短網址>

  • virdep.cc/epRJ

<原始短網址內的長網址>

  • virdep.com/?utm_source=fb&utm_medium=post

不藏了!臉書投放廣告必備參數就是這個

不用上其他廣告投放課程,現在就教給你

進入Facebook廣告後台在廣告層級中,貼上以下動態參數

utm_source={{[campaign.name](http://campaign.name/)}}&utm_medium={{[adset.name](http://adset.name/)}}&utm_campaign={{[ad.name](http://ad.name/)}}

(來源=行銷活動名稱;medium=廣告組合名稱;campaign=廣告名稱)

投放廣告後,消費者點擊的網址會是:

virdep.cc/epRJ?utm_source={{[campaign.name](http://campaign.name/)}}&utm_medium={{[adset.name](http://adset.name/)}}&utm_campaign={{[ad.name](http://ad.name/)}}

(該網址不會影響網址在貼文中的外觀,請安心使用)

又因為前述Lihi短網址的特性「短網址後面的所有參數, 可以被帶入長網址內」,所以實際上導入的網址為:

virdep.com/?utm_source=fb&utm_medium=post&utm_source={{[campaign.name](http://campaign.name/)}}&utm_medium={{[adset.name](http://adset.name/)}}&utm_campaign={{[ad.name](http://ad.name/)}}

Google Analytics只會記錄最後進來的UTM參數規則,所以最後抓取的UTM為

utm_source={{[campaign.name](http://campaign.name/)}}&utm_medium={{[adset.name](http://adset.name/)}}&utm_campaign={{[ad.name](http://ad.name/)}}

在Google Analytics後台的呈現文字:

  • 來源:FB後台行銷活動名稱
  • 媒介:廣告組合名稱
  • campaign:廣告名稱

1個參數! 5秒完成! 流量正確歸因,你學會了嗎?

不管原始短網址內的UTM埋了什麼,當用這個網址投放廣告時,搭配這個FB廣告後台廣告層級的網址參數功能,就能正確將該連結最後的功勞歸因給你下的廣告囉!

同場加映!相關的類似概念也可以參考貝克菜的文章

 

總結:

需要特別注意的事

使用動態網址參數的前提是,在FB廣告中三個層級的命名要有統一的規範,才能更好的在後台識別出各個廣告的歸因數據喔!

最後希望這個廣告投放技巧可以解決各位在廣告投放上會遇到的困擾,就算是廣告投放自學者也受用!

小黑老師也有針對這個廣告投放教學寫了一篇文章,也非常受用~希望本篇文章可以解決各位在廣告投放上會遇到的困擾!

延伸閱讀

返回頂端